沙漠中的一对朋友

  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,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。在途中不晓得什么起因,他们吵了一架,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。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,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:“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”.写完后,他们持续行走。他们来到一块池沼地里,那个人不警惕睬到沼泽里面,另一个人不惜所有,拼了命地去救他…最后那个人得救了,他很愉快很兴奋。于是拿了一块石头,在上面写道:“今天我友人救了我一命”。朋友一头雾水,奇异得问:“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。你把它写在沙里,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?”那个人笑了笑答复道:“当别人对我有误解,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,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、最容易消散不见的地方,由风负责把它抹掉。而当朋友有恩与我,或者对我很好的话,就应当把它记在最不轻易消逝的处所,只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。”

小孩的心
  有一位独身女子刚搬了家,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,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。有天晚上,那一带溘然停了电,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。没一会儿,突然听到有人敲门。

  本来是隔壁街坊的小孩子,只见他缓和地问:“阿姨,请问你家有蜡烛吗?”女子心想:“他们家竟穷到连烛炬都没有吗?千万别借他们,省得被他们依附了!”

  於是,对孩子吼了一声说:“没有!”合法她筹备关上门时,那穷小孩开展关爱的笑颜说:“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!”说完,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,说:“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,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。”

  此刻女子自责、激动得热泪盈眶,将那小孩子牢牢地拥在怀里。

小男孩问爸爸:"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?"

爸爸回答:"当然啦!"

小男孩问:"电灯是谁发明的?"

爸爸:"是爱迪生。"

小男孩又问:"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?"

很奇怪,喜欢倚老卖老的人,特别容易栽跟斗。

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,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。

无所不能的母亲

母亲的胆大一直是村里人津津乐道的谈资。记得小学放学后,母亲不在家,我和妹妹弟弟在黑夜的门墩上苦等许久,几近崩溃之时,妈妈回来了,她肩驮半扇猪肉,手攥一根木头。原来她是在邻村大队部等着宰杀死猪,廉价买了病猪肉后又冒险赶夜路的。

不知母亲的胆大是不是天生的,只听说她五岁丧父,自幼独立,在小伙伴们念书的时候,她背着姥姥织好的粗布步行二十多里进城换钱兑粮。长大了嫁到我们村,莫名其妙就成了接生婆和婴儿的剃头匠。我至今没弄清楚她算“艺高人胆大”,还是“胆大人艺高”,反正我是很怕她给我剃头的,那个用镰刀改的剃刀没有一次让我感到过舒服。

父亲在外教书,于是家里日常活计、生产队摊派的任务,从灶台到鸡窝到猪圈再到地头,母亲每日来回往复,周而复始,形同“全能机器人”。秋天将去的时候,她会在晚饭后先安顿我们睡下,自己接着烙饼,后半夜再叫醒我,和她一起跟上男人们进山里采割荆条。背回来浸泡处理后,自己动手编筐织篮。这种活不只需要气力,更需要技艺,在她之前,村里可从来没有女人干过。

1979年,我有幸成为山村第一个大学生,少不更事的我执意远离父母北行几千里去大连上学,遭到亲朋们一致质疑,母亲这个山沟村妇却说:“想去就去,哪儿的黄土不埋人!”力排众议放我“远走高飞”。几年后,她又送弟弟南行几千里远赴成都求学。

对母亲的秉性,亲戚和乡邻们也是看得奇准,每逢需钱、需物、需人的关头,都知道先把她夸赞一番,她就会救人所急,补人所缺。

二十五年前的初春,独居乡下的母亲,在乡邻的院里帮忙织花格子布,连续多日服用加倍的镇痛片对付头疼,终致脑溢血突发……

小男孩问爸爸:"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?"

爸爸回答:"当然啦!"

小男孩问:"电灯是谁发明的?"

爸爸:"是爱迪生。"

小男孩又问:"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?"

很奇怪,喜欢倚老卖老的人,特别容易栽跟斗。

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,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。